內容摘要:我國回收和處理能力還非常有限,想要解決電子垃圾問題,就必須在源頭上入手。
新技術的實用化不斷推動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蓬勃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電子垃圾。據了解,在難以自然降解的電子垃圾里面,含有鉛、鎘等重金屬和燃燒所產生的二口惡英等有害物質,對土壤和水質造成嚴重污染。據韓國學者估計,當今世界每年要產生5000萬噸的電子垃圾。因此,如何處理好數量驚人的電子垃圾,對于許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難題。
“目前我國回收和處理能力還非常有限,想要解決電子垃圾問題,就必須在源頭上入手。”提及電子垃圾污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環保人士如是表述。該人士認為,電子垃圾的處理和循環利用,走不出電子產品的產出和使用。作為政府部門,不僅要嚴防“洋垃圾”的非法入境,還應推行切實可行的有力措施,以此來快速提升電子制造商的環保責任意識。
聯合國大學日前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國,在出口產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會以垃圾的形式“回流”中國。據美國硅谷“防止有毒物質聯盟”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每年約有50%-80%的電子垃圾被出口到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此外,作為電子產品大國的日本,也是出口電子垃圾的源頭。由于聯合國禁止發達國家將電子垃圾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因此很多廢棄物是通過非法途徑被運往中國的。
遏制電子垃圾進入中國
禁止電子垃圾進口,我國法律很早就有相關規定。中國1996年出臺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指出,要嚴格管理可以用作原材料的固體廢物的進口。2000年1月26日,國家環保總局在《關于進口第七類廢物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要求,從2000年2月1日起,由國家環保總局通過的用于進口的第七類廢物不應包括電腦、顯示器、陰極射線管、復印機、微波爐、空調、攝像機、電視機和顯像管等。此后,一系列針對電子廢棄物管控的政策法規相繼出臺。
然而,在利益驅使下,一些不法商人不惜鋌而走險,通過謊報等方式把電子垃圾偷偷運到中國。直至今日,中國反走私形勢依然嚴峻,海關查獲走私犯罪案件案值也是持續攀升,特別是2012年創近年來新高。在被海關查獲的多件固體廢棄物走私案件中,電子垃圾走私所占比例逐年加大,并且有從我國沿海向內陸地區“漂移”的跡象。
在今年8月22日召開的媒體吹風會上,國家海關總署詳細介紹了今年下半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大規模嚴厲打擊走私違法犯罪聯合行動的情況,并公布了今年7月以來打擊走私專項斗爭大要案的初步戰果。據了解,此次打擊走私聯合行動是繼1998年和2003年聯合打擊走私行動之后,中國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打擊走私聯合行動。針對當前反走私形勢,國務院決定自今年7月至12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場大規模打擊走私專項斗爭和聯合行動,嚴厲打擊走私違法犯罪活動。
國家海關總署緝私局局長劉曉輝指出,此次行動由海關總署、環境保護部、質檢總局牽頭組織,嚴厲打擊固體廢物走私,切實將各種危害環境和群眾監看健康的“洋垃圾”拒于國門之外。海關總署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汽車、機械設備等傳統熱點商品外,電子產品、固體廢物等物品的走私也是聯合行動重點打擊的目標之一。截至8月20日,全國海關查證廢礦渣、電子垃圾、廢涂料等“洋垃圾”3.3萬噸。
企業環保還需意識先行
中國作為電子產品的制造大國,正在向全世界釋放著巨大產量。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2012年銷售收入達到11萬億元,增幅超過15%。手機、計算機、彩電、集成電路等主要產品產量分別達到11.8億部、3.5億臺、1.3億臺和823.1億塊,同比分別增長4.3%、10.5%、4.8%和14.4%;手機、計算機和彩電產量占全球出貨量的比重均超過50%,穩固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
產能劇增為電子信息產業帶來豐厚回報的同時,我國也面臨著電子垃圾回收和處理相對滯后的尷尬。中國家電協會的統計顯示,以8-10年的使用周期計算,我國一年電子產品的理論報廢量為電冰箱1500萬臺、空調近1000萬臺、洗衣機1800萬臺、電視機3500萬臺、電腦近3000萬臺,這5類舊家電一年就超過了1億臺。
“解決電子垃圾污染,源頭治理非常關鍵。”民間環保組織自然大學垃圾學院成員陳立雯告訴記者,由于我國電子產品回收和處理環節的薄弱,導致大部分的電子垃圾進入了非正規市場。部分商品經過翻新后直接進入了舊貨市場,更多的是大量私人小作坊非專業拆解電器,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
2012年,環保部、財政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開始對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開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處理拆解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可申請基金補貼。
“與其他垃圾處理相比,我國電子垃圾從源頭治理的工作走在了前面。”陳立雯告訴記者。她表示,政府對電子制造企業征收一定的環保基金,作為對環境的補償是應該的。陳立雯認為,保護環境是大家共同的責任,有責任意識的生產企業都應該參與其中。比如主動在技術方面做一些創新工作,為廣大消費者生產出無害化的電子產品,這樣的做法都是在為環保出力。
“原有投影儀后面的接口與現有的電腦不匹配,作為生產商應該使用同一標準的接口,這樣也可以避免電子產品因無法使用而成為垃圾。”陳立雯剛剛淘汰掉了自己已使用5年的電腦,新電腦接口與原有設備接口不統一,這讓她感到很不方便。陳立雯呼吁,作為企業應該關注這些問題,這些都可能是造成電子垃圾增多的誘因。
環保工作離不開民眾參與
作為環保志愿者,陳立雯的很多工作都是和垃圾直接相關的。為了喚醒更多民眾的環保參與意識,陳立雯每隔一周就會組織市民參觀北京垃圾處理設施,讓居民真切地了解目前北京市的垃圾處理狀況。環保是每個人都應該參與的事情,從電子產品使用到被合理回收,消費者都應該培養環保意識。“比如現在手機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但我身邊的同事和朋友一部手機會用很多年。”陳立雯告訴記者。
“自然大學垃圾學院每周都會有電子垃圾處理方面的講座,我們也會邀請一些政府官員上臺演講。”據陳立雯介紹,一些民眾經常打電話給他們,關心電子垃圾被掛著“回收舊家電”招牌的“馬路游擊隊”回收后的最終去向。“我非常擔心小作坊私自拆解對環境的危害,所以對民眾的咨詢電話都是耐心解答。”陳立雯表示。陳立雯曾在居民區內做過調查,對廢棄的電器,居民們大多賣給小區內游走的“馬路游擊隊”,而后通過非正規的廢品回收渠道,他們再賣給進入舊貨市場或私人拆解作坊。
在北京通州北部的范莊村,一個堆滿舊家電的院子門前,滿載舊家電的三輪車排成了長龍正規的。“這里的價錢能給的高一些,我們收購的廢舊家電一般都拉到這里來賣。”來自河南的老張50多歲,5年前他被老鄉帶到了北京,開始了收購廢舊家電的工作。“這些廢舊家電修理好后,再去賣吧?”對于廢舊家電的最終去向,老張并不清楚。隨后,記者走訪了通州區一些社區居民,很多人表示并不清楚電子垃圾還有正規回收單位,廢舊電器能夠得到科學處理肯定比交給這些“馬路游擊隊”要好。
“增強居民的環保意識,需要政府環保部門、民間組織和垃圾回收單位的宣傳引導。”陳立雯表示。
本文來源:產業網